各品種鋼材價格同比環比上漲 多部委聯合抑制鋼價泡沫

從去年開始,隨著去產能以及供給側改革等一系列政策的推進,我國鋼材價格有了明顯的上漲,使得鋼鐵行業成為了去年最受關注的行業之一,但是由于鋼材價格持續上漲,并且上漲幅度過快的問題,也引發了各部委的關注。

2 月15日,發改委、工信部、證監會等五部門發布了《關于進一步落實有保有壓政策促進鋼材市場平衡運行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指出,前一時 期鋼材價格恢復性上漲,表明我國鋼鐵行業產能嚴重過剩問題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近期出現了鋼材現貨和期貨市場價格短期內較快上漲的問題。目前我國鋼鐵行 業供過于求的問題仍未根本解決。

各品種鋼材價格

同比環比均有上漲

2017年以來,鋼鐵價格就不斷的創下新高,春節后鋼材現貨、期貨市場價格更是大幅度跳漲,不過,有市場分析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從需求端來看,基本面沒有發生變化,由于擔心鋼鐵價格重蹈煤炭價格暴漲的覆轍,因此幾部門才聯合發布通知,以穩定市場。

據 記者掌握到的數據顯示,截至2月16日,我國各品種的鋼材價格不論環比還是同比都在上漲。以HRB400*20mm的螺紋鋼為例,今年2月16日的均價為 3644元/噸,環比漲幅為7.93%,同比漲幅為82.75%;今年2月16日,國內4.75mm熱扎板卷的均價為3884元/噸,環比漲幅并不明顯, 而同比漲幅為89.28%;今年2月16日國內0.5mm冷軋板卷的均價為5045元/噸,今年1月16日的均價為4991元/噸,去年2月16日的均價 為3038元/噸,環比上漲1.08%,同比上漲66.06%。

從其余品種如中厚板、鍍鋅板以及各品種線材來看價格均有了不同程度的上漲。

那 么是什么原因使得近日鋼材價格再次上漲呢?有業內分析人士對記者表示,基于對于去產能政策和穩增長項目的釋放預期,首先,基于去產能政策,自2017年1 月1日起,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出臺的《關于運用價格手段促進鋼鐵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關事項的通知》正式實施,對鋼鐵行業將實行更加嚴 格的差別電價政策和基于工序能耗的階梯電價政策,電價杠桿的實施加快落后產能淘汰;另外,從2月8日至2月12日短短幾天,遼寧、江西、江蘇、山東、四 川、云南等6省市持續發聲嚴厲打擊地條鋼;其次,環保督查力度的進一步加大:為推動地方黨委、政府落實大氣污染防治責任,遏制2017年以來京津冀及周邊 地區重點城市空氣質量惡化趨勢,自2月15日起,環保部將赴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東、河南等有關省(市)開展2017年度第一季度空氣質量專項督 查,隨機抽查相關地市環境污染防治工作情況。

除上述政策應因素外,上述人士認為,此輪鋼鐵價格瘋漲的原因主要還是金融資本利用去產能進行炒作。因為基于之前的經驗,從市場需求來看,1月份和2月份處于春節假期和需求淡季,鋼廠雖持續拉升出廠價,但下游需求承接不暢,成交低迷,所以從需求端來說并不支撐鋼價大幅上行。

“實際上,業內人都知道鋼鐵庫存依然巨大。”上述人士表示,鋼廠現在都是賬面浮盈,并沒有兌現。資本炒起來后,就等著下游接棒轉手,如果下游難以支撐,到時拋售也會來得及。同時,近期貿易流通商囤貨現象增多,這也助長了鋼材價格上漲。

多舉措

保鋼材價格穩定上漲

根據《通知》內容顯示,此次通知的發布了就是為了抑制鋼材價格過快上漲。《通知》政策措施主要從多方面進行,首先,是深入開展鋼鐵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工作;第 二,是堅定不移淘汰鋼鐵行業落后產能:重點要嚴厲打擊違法生產和銷售“地條鋼”行為,2017年6月底前依法全面取締生產建筑用鋼的工頻爐、中頻爐產能; 第三,是積極支持合法合規企業加強有效供給:鼓勵大型鋼鐵企業繼續發揮表率作用,從全行業利益出發,科學制定鋼材出廠價格,發揮好“風向標”和“穩定器” 的作用;第四,切實落實有保有控的金融政策:對僵尸企業、落后產能和不符合產業政策的產能,堅決壓縮退出相關貸款。嚴禁向生產銷售“地條鋼”的企業提供任 何形式的授信支持;第五,是充分發揮期貨價格對現貨價格的預期作用:嚴防投機資本操縱市場價格和違法違規行為;第六,是加強綜合協調和規范市場秩序:鋼鐵 工業協會等中介組織要及時發布鋼材市場供需情況和價格走勢,引導合法合規鋼鐵企業科學組織生產,同時要主動發聲,正確引導社會預期。

2016 年鋼鐵行業去產能的成效較為顯著。2016年7000萬噸壓縮產能的計劃基本完成了,據統計是6500萬噸。受此影響,我國鋼企又逐漸恢復了盈利能力,特 別是上市鋼企。雖然,目前36家鋼鐵上市公司中沒有一家發布年報,但從年報預告情況來看,僅有4家預計虧損,預計凈利同比下滑的僅有三家,與前兩年的業績 相比已經有了明顯的改善。

而對于目前國內價格上升的因素又導致很多企業想達成新一輪的價格回升,有分析師稱,如果剛才價格回升過快,會使得過去壓縮下來產能的又有所恢復,企業盈利也僅是短期的。在技術沒有改進、標準沒有提高的情況下回升,這就有可能導致之前的調整壓縮產能的工作前功盡棄。(來源:證券日報)